1)四百八十四章 买单者(上)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赵祯目瞪口呆,郑朗又说道:“陛下,确实要改,等会儿两省两制官员到达,.”

  “有何弊端?”

  “臣一路马不停蹄赶到京城,让臣略喘一会儿气。”

  赵祯只好傻坐在哪里,坐等两府与台阁大臣到来。诸臣坐下,赵祯用眼睛看着郑朗,郑朗冲诸人拱手作礼,说道:“陛下,诸位相公言臣一起到齐,那么臣就说国家的弊端。”

  那是开着无数金手指说的,许多弊端在后来都没有解决,让郑朗说解决之道,也多说不出来,但知道弊端所在,从所有的三冗,不仅是冗兵冗政冗官,而是这三冗中所有的细节,再到军事,盐茶矾酒,财政,并田,少数民族问题,甚至还有宗教。

  全部出现大麻烦。

  这一说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,不但赵祯听得冷汗涔涔,所有大臣听得呆若木鸡。

  不是要说国家弊端吗,我来说给你们听听,倒底有多少。这也是郑朗第一次公开说宋朝所有之弊,远远超过与范仲淹、叶清臣那次所谈的范围,可以说这是宋朝历上第一次有人这么细致全面的分析宋朝弊端。然后说道:“陛下,肯定要改革。但臣想说一件事,唐朝崩坏自安史之乱时开始,也开了武将专权、藩镇割据的坏例。但根源不是武将专权,而是其他。”

  算是一鸣惊人之语。

  赵祯问:“是什么?”

  心中长松了一口气,从来没有听过宋朝有这么多严重的弊端,听到最后他一颗心都冷得快要结冰块,郑朗终于说完,换了话题,再说下去,他也快要昏倒了。

  “乃是府兵与均田的败坏。唐玄宗想要一洗武则天、中宗、睿宗兵败于突厥、契丹、靺鞨与吐蕃的耻辱。于是改革自新,发奋图强。也让他实现目标,然想要图边。府兵却在败坏,为了兵源,不得不放手给节度使军政财大权,以敛出大批的强军出来。这才导致安史之乱,甚至后来的藩镇割据。唐朝国力削弱了。又有均田制的败坏,豪强大肆并田,国家削弱,大批贫困百姓民不聊生。大旱又起。于是黄巢揭竿而起,国家先是瓦解,后是土崩。这不是臣所要说的,而是说姚崇、宋璟与张说等开元初的名相,以他们之能,看不到这一点?为什么不动?”

  这个论证很有力的。

  但这样论证下去。君子党们将十分的悲催。

  “为何?”赵祯好奇地问。这种新奇的论证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。

  “陛下,无他,这两样弊端牵扯面很广,一动天下纷争不止,无论姚崇,或者二张,都不敢动,只能微调,一旦大动。他们又没有想出更好更完美的良策,避免纷争,那不是对国家有利,而是对国家有害。而后来唐玄宗好大喜功,自骄自满,又让李林甫把持朝政,更不要提改革这两个弊端,连不断的微调都没有了。但唐玄宗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