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03,稷下学宫之行_战国大权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后卿,你这是?”

  看着一脸愕然的田单,后胜拱了拱手,道:

  “不瞒都平君,你们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难办了。”

  “正所谓无功不受禄,后某今日特地将这些礼物退还,还请两位等会让人清点一番。”

  后胜说完直接就走了,不给田单和李建任何继续交流的机会。

  一阵沉默过后,田单道:

  “李建大夫你怎么看?”

  李建笑道:

  “应该是秦国和燕国人给出了更高的价钱。”

  田单看了一眼李建:

  “你怎么还能笑得出来?”

  李建正色道:

  “往好的地方想,这后胜办事不成,至少也退钱了。”

  田单哑然片刻,突然也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
  “有道理,确实非常的有道理。”

  “那李建大夫说,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?”

  李建摊开双手:

  “齐国乃是都平君的母国,都平君又是这一次的正使。若是以都平君的智慧都想不出解决办法,李建又怎么能行呢?”

  田单笑着摇头:

  “李建大夫啊,有时候老夫真的觉得你是老夫的同龄人,说话实在是过于老气横秋了。”

  “走吧,我们去稷下学宫。”

  如果要评选“到临淄不可不去的十大景点”,稷下学宫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。

  这座位于临淄稷门附近的学宫,虽然不复昔年百家争鸣之辉煌,但还是无数天下士人心中的学术圣地。

  每年都有无数士子从天下各地而来,只为拜在学宫名师门下。

  学得屠龙术,报于帝王家。

  马车停靠,李建跟随田单走下,看着面前的这座学宫。

  一座颇为朴素的大门,走进去之后是一扇巨大的影壁。

  李建在影壁面前驻足观望,上面是一篇文章,密密麻麻的齐国篆字,描绘着稷下学宫的建立过程和辉煌历史。

  影壁的其中一面更特地将学宫这些年来的学者大能之名一一列出。

  “孟轲。”

  “淳于髡。”

  “邹衍。”

  “田骈。”

  “慎到。”

  “申不害。”

  ……

  每一个都是赫赫有名,名满天下的学者大能。

  李建看着这些名字,突然心中一个念头浮现。

  如果稷下学宫的建立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君王出谋划策,而是成为一座类似于大学般纯粹培养人才的地方,那齐国的现在会不会更加辉煌?

  应该会。

  儒家之所以能从孔孟时代的不被重视到后来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”,正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,一代代下来让儒家弟子数量上对其他诸子百家形成了碾压。

  当其他九十九家思想流派的弟子加起来都不及儒家弟子的零头,就问他们还拿什么来跟儒家抗衡?

  就算儒家一百个弟子里只有一个像样的人才,照样能轻松碾压其他诸子百家!

  假如稷下学宫是一座大学,每年都从这里毕业几百上千名对齐国忠心耿耿的知识分子,只要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