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143,王龁要扣留李建_战国大权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郑城。

  这位秦军左庶长今年不过三十出头,身材高大魁梧,眼神凌厉。

  他雄心勃勃,想要如当年白起一般,以这一次的伐韩之战作为辉煌事业的起点。

  韩国人显然并不想要轻率的认输,在一开始用各种外交手段试图让秦国退兵无果后,韩国人立刻就选择了过去多年以来的方阵——死守。

  从过去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,只要守下去,总是会有援军出现的。

  王龁对此自然是心中有数。

  他开口道:

  “攻城武器都已经制作完成了吗?”

  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,秦军早就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,发明和制作了大量的重型攻城器械。

  一名将军道:

  “工匠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制作,但若是想要满足将军要求的数量,恐怕还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。”

  王龁淡淡的开口道:

  “把所有抓来的韩国民夫统统都派给工匠们去打下手,我要五天内制造出所有的攻城武器,否则军法处置,明白了吗?”

  就在此时,一名军官快步登上瞭望楼,朝着王龁禀报了一个消息。

  王龁皱起眉头,道:

  “赵国使者?”

  ……

  当天晚上,李建看到了灯火照耀下的秦军大营。

  黑夜中,这座大营犹如一只长着无数眼睛的巨兽,虎视眈眈的盘踞在新郑城之外。

  想来,新郑城中的韩国君臣们应该很是睡不好觉吧?

  想到这里,李建嘴角忍不住微微扯动了一下。

  骑马跟随在李建身边的王翦看到这一幕,突然开口道:

  “李卿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非常担心。”

  李建看向王翦,笑呵呵的说道:

  “我出使的是秦国,那么在面对秦国人的时候,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”

  王翦正色道:

  “众所周知,赵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大秦。”

  李建摊开双手:

  “所以,我应该见到一个秦国人就马上拿刀出来把他捅死吗?”

  王翦瞬间无言。

  过了片刻,王翦又道:

  “听说李卿对推演兵法颇有心得,就连马服君之子赵括也不是李卿的对手。”

  李建心中微微一动,笑呵呵的说道:

  “推演终究只不过是意想,真正战场上的厮杀,变数太多,偶然性太强,并非一次推演就能完全决定的。”

  “纸上谈兵这种东西,还是少信为妙啊。”

  就以朱棣靖难之役中最危险的白沟河之战为例,本来朱棣的燕军都要被建文帝的明军干碎了,但就在燕军崩溃的边缘,建文帝方面的主帅旗竟然被大风吹折,最终导致明军大溃败。

  这种几乎已经算得上扯淡的偶然因素,推演几百上千次也是推演不出来的。

  王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,片刻后拱了拱手,认真道:

  “多谢李卿指点,王翦受教了。”

  说话间,营门已到。

  一名秦国将军仔细的检查了王翦的令牌,然后道:

  “王翦将军,大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