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224,李建的改革与联姻_战国大权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今,毛遂已经是整个赵国情报组织的最高负责人。

  权力总是能给人带来自信,这一点在毛遂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周朝以右为尊,周天子大宴诸侯时,姬姓诸侯在右,异姓诸侯在左。

  作为脱胎于姬姓晋国的国家,赵国理所当然也传承了这一点。

  蔺相如当年被册封为上卿,“位列廉颇之右”,把廉颇气了个半死,这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。

  李建作为赵国的右相国,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很忙碌。

  恰好相反,如今的李建每天都准时下班,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加班。

  对此,蔺相如非常的不满。

  “你想累死老夫吗?”

  李建笑了起来:

  “能者多劳嘛,再说了,大家都是一家人,何必这么见外呢?”

  “对了,若是文信侯觉得事务实在过于繁忙,我推荐一个人,可以有效的分担文信侯的负担。”

  蔺相如狐疑的盯着李建,片刻之后才道:

  “你想推荐谁来分老夫的权?”

  权力是种奇怪的东西,经常有人说身上的权力太大责任太多导致很忙很累,但你要真让他分一点出来给别人,他又不乐意了。

  李建面不改色的说道:

  “蔺仪为人稳重,忠诚可靠,是帮助文信君分担的最佳人选。”

  蔺相如楞了一下,忍不住道:

  “那是老夫的儿子,你难道想让别人觉得老夫任人唯亲吗?”

  李建笑了起来:

  “蔺仪分担的难道不是右相国内史官署的事务吗?和左相国司寇官署有什么关系?”

  蔺相如叹了一口气,道:

  “那廉胜怎么才捞了一个晋阳郡郡守呢?”

  “那小子是老夫看着长大的,他不是治理地方的料。”

  李建道:

  “那他将来可以当一个兵部尚书,或者侍郎。”

  蔺相如瞪大了眼睛:

  “兵部?尚书?侍郎?”

  李建眉头一扬,笑道:

  “对了,我有一个改组官府的计划,还请左相国参考一二,首先就是这个三省六部制……”

  由于体制的原因,赵国官员制度大多传承自周朝,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。

  就连秦国如今的制度都远胜赵国!

  想要击败秦国,赵国需要全方面的强大。

  但李建还没有傻到把后世朝代制度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的地步,他可不想当第二个王莽。

  蔺相如作为赵国官场的究极老油条和见证者,绝对是最适合的参考对象。

  在粗略的翻阅了一遍李建带来的三省六部制样本说明后,蔺相如揉了好一会太阳穴,然后用奇怪的表情注视着李建。

  “有些时候老夫真的想让人把你的脑袋剖开,看看里面究竟装得是什么东西。”

  “这三省六部的想法明明从未出现过,但为何老夫读来却意外的感觉完善,就好像真的在某个国家中实行过一般,真是奇哉怪也。”

  把三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