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十一章:喜事到_重生之皇后黑化求被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龙椅。

  淮煜瑾向来心狠手辣,因此他坐上这帝位,朝中百官无人敢不服,都向新帝行了最郑重的跪拜礼。

  其实今日并不是真正的登基大典,淮煜瑾继位后处理的也只是先帝的丧事。

  对于老皇帝的丧事,淮煜瑾几乎是事无巨细的过问,真是端足了仁孝之君的做派,诚意十足,没有任何纰漏。

  这点倒是和先帝很像,言予浅暗自想,都是表面功夫做的足。

  礼部侍郎被淮煜瑾的仁孝之行感动的一塌糊涂,“陛下以仁心治天下,先帝在天之灵,一定倍感安慰。”

  其他文武百官也跟着附和,不停夸赞着淮煜瑾。

  而这些夸奖之词,淮煜瑾自然照单全收。

  只有何丞相却一言不发。

  他是在等,等先帝所说的“第一道圣旨”,也就是处死言予浅的那一道圣旨。

  “陛下,三皇子得知先帝驾崩,上书请求回京奔丧,祭拜先帝。”兵部侍郎小心翼翼的开口,生怕惹怒了淮煜瑾,他试探道:“陛下是否恩准三皇子回京?”

  三皇子当年被老皇帝发配到了边境,无圣旨不得回东安。

  而兵部侍郎口中的“上书请求”其实是婉转的说法,事实是那三皇子在东安城外带兵闹了一通,险些突破城门冲回皇城,在危机之时被淮煜瑾的军队压制住了。

  当年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如何死在淮煜瑾手里的,朝中大臣们都不敢忘。

  皇宫之中从不论手足情深,他害死他,她又陷害她的事实属稀疏平常。

  只是这种兄弟反目相恨相杀的事自然不能摆在台面上说,毕竟新帝的面子还是要给足的。

  所以哪怕闹得再凶,就算是死了人,报到朝廷上也只不过是和和气气的“上书请求”。

  淮煜瑾自然也明白,于是便“和和气气”的说道:“皇兄驻守边疆辛苦,眼下快要入冬,朕会将去年秋天北游进贡的虎皮貂衣赐给他,以免皇兄被西北风冻着了。”

  言下之意便是,让他老老实实的呆在边境,别想着回城了。

  朝廷里的大臣皆是一群老狐狸,他们自然都听得出来,淮煜瑾不仅不让回京,还送了个“去年”的冬衣,新帝当真是对这个三皇兄恨之入骨。

  群臣心里感叹着手足相残,面上却还要笑着称赞一句:“陛下当真是宅心仁厚。”

  淮煜瑾抬眸看着阶下的众臣,“诸位还有何事要奏?”

  文武百官皆道:“无事可奏。”何丞相终于沉不住气,上前一步问道:“陛下登基,可有圣旨要颁?”

  淮煜瑾冷漠看他一眼,眸中阴沉,“国丧期间,军中士气低迷,西征一事,朕打算先行延缓,待朕正式登基之后,朕再做打算。”

  何丞相皱眉,“微臣所说的并非此事。”

  “哦?”淮煜瑾反问道:“丞相有话不妨直说。”

  何丞相抬头直视淮煜瑾,“先帝难道没有向陛下嘱咐过吗?”

  话说到这里,就差和淮煜瑾指明要淮煜瑾下圣旨杀了言予浅了。

  淮煜瑾心中一怔。

  何丞相是老皇帝的心腹,老皇帝动过什么心思,他都知道。

  如果老皇帝想杀言予浅不是临死前突然起意,而是早有预谋,那何丞相必然会知道。

  淮煜瑾面色平淡,避重就轻道:“父皇叮嘱朕要好好孝顺太后,看好东安的江山,这些,难道还需下旨昭告天下不成?父皇嘱咐的这些,朕自会铭记于心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