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9章 凤来_凤筑鸾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原则可以借用到文学创

  作中来”[2]他以这番话来评价蒲宁非常准确。“他有着极强

  的艺术视觉,善于提炼生活素材,重视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

  和语言亮色。”

  [2]在他的作品中,自然景色中光与色的描绘异

  常细腻,天气和季节常常作为抒情的对象,被描摹得美轮美

  奂。

  其次,蒲宁对光线十分敏感,光线使景物充满了生机与

  活力。为了在大自然中挖掘新的美,新的富有诗意的因素,

  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不同的光照,在风景的色彩描写中加入

  对光的捕捉。可以说,他和印象派一起走出了传统风景画的

  主题,走进大自然,客观描绘真正的自然之光。而色彩在不

  同时刻、季节、气候,在多变的光线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化是十

  分微妙的。例如对环境色的描写:

  火焰在机车车轮下边的铁轨上亮晃晃地颤动着,

  ……一道长长的乳白色的烟云,像彗星的尾巴,在林荫道的上空飘浮。烟中满是一粒粒的火星,而烟云的底端

  则被火焰的反光染成了血红色。(《新路》)

  我潜心地观察着黑夜向黎明的奇谲的转变。看到

  苍茫的夜色怎样吐出白光,还透过樱桃树林遥遥的看到

  浮游在北边天陲的一缕纤云如何染成了红霞。…天空

  越来越明亮、深远、辽阔,金星像一滴明净、晶莹的水珠,

  在空中熠熠闪光。(《彻夜不灭的霞光》)

  在蒲宁笔下,大自然的颜色是在不断变化着的,乳白色

  的烟云底端被火焰的反光染成了血红色,黑油油的耕地泛出

  的是淡淡的紫色,积水在蓝天的映照下也变成了蓝色的,“俄

  罗斯自然风光在他充满爱意的笔下,给人一种`不断神奇变

  幻'的深刻印象”

  [2]

  。蒲宁小说强调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

  觉效果,善于捕捉颤动、闪烁的光色正是其“诱人”之处。在

  大自然中,在光的眼中,是不存在绝对颜色的,每一物体的面

  目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。体现了印象派风景画充满诗意的

  特点。

  再次,小说中光、色的运用不仅仅使其作品呈现光色交

  辉的画面,还是作家内心情感外化的重要手段。在描写景色

  时,注重表达□□的大自然给人的直接印象和抒情的“我”对

  之产生的感受。在作品中“总是能体会到印象主义作品中那

  种描写主体与描写客体的统一”

  [2]

  。仅在色彩的描绘上我们

  就能看到这种统一———对事物的固有色(传统绘画中的色彩

  描写)和条件色(光源色、环境色)的描写的统一

  [3]

  。蒲宁笔

  下既有“洁白的雪”、“五月青葱的草木”、“火红的余晖”、“满

  目金黄”的大果园、“青翠的”禾苗、“乌油油的”田野等对事

  物固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