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十八章 衣锦还乡_辅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十二月的最后几天很快过去,整个大宋迎来了天禧三年的元日。

  世间之繁华,尽数展于东京城,汴河两岸,灯火无数。

  原本去去岁春就打算回华州的李父李母,被李家二子给留在了东京。

  今岁的元日同样是在东京府上过了,所以李家的年夜饭也好,元日的气氛也好,同去年相比,还要温馨。

  元日过,便又开始忙碌。

  李志的事情奇多,李贤手边的手,好在东宫日趋完善后,减少了不少。

  敢在初十前,拜访了东京城内的亲朋好友后,李贤向宫里请了假,又想皇太子赵祯及晏殊等人说明后,打算回老家一趟。

  这次是父母坚持要回老家的,李贤不得不亲自陪同一次。义兄罗飞自去岁秋后,便被他举荐到了岳州一地做县令,连带着腊月等人都离开了。

  手边的孙二狗等人,自成家立业后,也为李贤安排到赵氏商行,去主管一片区域的商户,由着他们闯一番事业。杨唯贾麟等人,自是各在琼州和新唐国忙碌着正事。

  年少时,曾经的同行者们,可以凭着一腔热血,共同拼搏事业,但当人而立之后,着重考虑便是家庭,尤其这些昔日的朋友或下属都有了妻儿后,便注定要在一方落地生根。

  这就是现实!

  现实是个很直观的问题,比如回趟老家,也算是衣锦还乡,还从东京带回去些什么东西?

  过年回家送礼的乾祐礼盒是必须的,当然还需要再弄些给晚辈的小礼物,源于东京安记和苏记的文具,却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华州李家人员稀薄,算是老舅赵家,真正算得上亲近之亲的,也不过十来户人家。但若算上李家老宅周边的街坊邻居,那往来的礼物就要多一些了。

  俗话说,远亲不如近邻。

  至少老家的邻居们,在李自明一家居住的岁岁月月中,给李家了很多帮助。这也是为何,李贤每岁都让家中的管事,给华阴的街坊们,于元日时,也送些小礼物。

  价值虽不多,但代表李家对街坊们,过去许多年的照顾。

  “就这么多吧!”

  看着面前满满的六大车,李贤也有些无奈,没想到只是随手买了些礼物,就装了这么多。

  随父母回家,李贤只预定了二十日的时间,来回显得仓促,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崔莺莺,及正月二十就要上学的小女李锦,只好被留在了东京。

  正月初十一大早,一行马车先开到了东京码头,沿着运河,直往洛阳而去,而后换成马车。

  只要天气好,路上顺利,敢在正月十五回到华阴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后续的路程,却也安全又顺利。

  正月十一的傍晚,即到了河南府。

  到了正月十三的下午,便到了京兆府的地界。

  而至正月十五的中午,便回到了华州华阴县。

  县城的李家大院,还是一对老仆守护清扫着。平日里几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10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